剧毒植物,乌头,其旁生块茎即附子,是我国著名国药。如今,经过昆明市农科院花卉研究所、东川区农科所及部分花卉企业科研人员的引种、驯化和改良之后,渐成为云南众多花卉品种的一名新成员,从而弥补了目前切花产品或插花花材紫蓝色稀缺的空白。 据昆明市东川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肖扬介绍,目前在该区的舍块乡紫蓝色乌头种植约1亩。实验结果显示:在不放任何保鲜剂的前提下,紫蓝色乌头单支瓶插期可达10—15天,顶状花序,单花直径可达3厘米,花朵颜色亮丽,切枝长1.5米左右,茎干粗壮、硬度好,复枝乌头每亩产量5000—8000支。区农科所引种了4个类型,筛选出的4号(川乌头)于2004年9月14日,经过昆明市科协和昆明市园艺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鉴定后认为,它无论在花型、花色、植株、花枝等方面都适合切花要求,高海拔种植表现较好,具有开发价值。 肖扬说,在现有基础上,还应该重点解决水肥、种植密度和病虫害的问题。乌头作为花卉用已通过专家鉴定,下一步他们准备作药用价值的评定,以做到“切花和药材”兼用,明年打算扩大种植面积。由省农科院花卉所承担的“乌头、中国桔梗商品化关键技术”项目正在进行中。不久,云南乌头切花将会批量上市,与众多消费者见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