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伯这盆银边贡兰是晚清时爷爷留下来的,文革时怕被毁曾被深藏阁楼
百年兰花分出千万枝 前天下午,一进潘伯家大门,一阵清幽的兰花香味扑鼻而来,潘伯欣喜地说,楼上楼下阳台、天井都种满了兰花,约有400多盆、100多个品种。如果在春节前后花全开了,整座楼房都暗香浮动。 “这些兰花当中有100多盆兰花非常珍贵,有着100多年的历史,见证了西樵山评花会和我的家族近代史。”潘伯所说的就是参加过西樵山评花会的兰花,品种是银边贡兰。潘伯的爷爷是晚清秀才,当时的人很喜欢附庸风雅,流行送兰花。有人就送给了他爷爷一盆兰花。有一年春节,他爷爷把这盆兰花送到当时在白云洞景区举办的西樵山评花会参评。 改革开放后,潘老伯大大方方地把爷爷留下来的这盆花放在庭园,精心培育。如今这盆兰花已经孕育了许多“后代”,从一盆分出了100多盆,有些还卖给了人家,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株就可以卖到500多元,现在他舍不得卖了。有着丰富养花经验的潘伯也成了南海兰花协会的会员,连续参加了九届南海兰花展。 夫妻你培土来我浇水 在与记者闲谈花事的空余,潘伯用小铲子给几盆兰花培土,他的老伴就给兰花浇水,好一幅桑榆情浓图画。 潘伯说,众多花草树木中他独爱兰花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妻子叫兰香。1952年,潘伯结婚了。结婚当晚才知道妻子叫兰香,联想到爷爷留下的那盆兰花,他认为是天意。从此对兰花情有独钟,对一直看不上眼的那盆晚清时代的兰花在他眼里也就价值不一样了。1992年潘伯退休后,不打麻将、不沾烟酒,把一门心思都放在兰花身上。“养兰即养心,兰花不慕荣华,四季常青,清香四溢,就像人生的追求。”潘老伯开心地说。 参评不为金钱和荣誉 听说西樵山恢复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评花会,潘伯非常高兴,他说,如今把这盆花送到西樵山评花会参评,不为名和利,只是为了纪念爷爷,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樵山评花会的历史,让所有的花展多些文化味,少些金钱观。 西樵山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说,没有想到西樵山评花会还挖掘出了这盆参加过清代评花会的老花,可以说这盆兰花见证了西樵山评花会的历史,非常有意义。这名负责人希望有更多的民间花痴,像潘伯一样,把品种珍贵、有纪念价值、历史悠久、蕴藏故事的花卉送来评花会。
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花讯网|花卉中国
( 冀B2-20050128号-14 )
GMT+8, 2025-5-10 23:35 , Processed in 0.073909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